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至今已經將近八十年,最終結局大家都熟悉:兩顆原子彈最終為同盟國帶來勝利,但初期,希特勒領軍的納粹德國橫掃歐洲大陸,幾乎大獲全勝,當時英國首相張伯倫因姑息德國的侵略被迫下台,《最黑暗的時刻》重現當年接下燙手山芋的邱吉爾,究竟是如何帶領英軍成為反攻,成為二戰同盟國的英雄之一?

 

1939年9月,希特勒侵略波蘭,儘管兩天過後,英法就對德宣戰,但數個月以來幾乎沒有實際交戰,當時的內閣首領張伯倫,採綏靖政策,甚至在慕尼黑協定中,相信希特勒所稱:蘇台德地區是他最後一次侵略領土。張伯倫對這張合約毫不懷疑,甚至當時回倫敦下飛機的時候,還興高采烈揮舞合約,説他帶回來「一代人的和平」。

隔年5月,德軍一週之內相繼侵略北歐、法國,英國境內的憂患意識大漲,國內不滿張伯倫的聲浪隨而四起。在近代英國的政治體制中,一直以「巴力門主權」作為核心原則,行政權與立法權匯聚在下議院,多數黨黨魁擔任首領,首領擁有極大的權力,不只是政治權力中心與行政部門的樞紐,更需要向國會負責,同時也需要對人民、國家、憲法負責。而作為當時國會最大黨保守黨首領的張伯倫,被提出不信任投票,不僅代表他在議會當中的地位搖搖欲墜,也象徵著主政者的政策與人民的意識相距甚遠,儘管不信任案並沒有通過,不需要重新改組國會,首領也可能為了國家團結而引咎辭職,並展現民主體制中的責任政治,而張伯倫則是在國會的施壓下請辭。

 

 

時序來到1940年的五月中,英法聯軍被德軍逼退到海岸線,幾十萬大軍幾乎沒有退路。要4000名在敦克爾克外25英里的駐軍前來支援,等同直接送4000名同胞上戰場犧牲,這樣子的策略如何能讓人信服?邱吉爾上任之後,張伯倫仍在議會中有相當的影響力,仍然試圖在議會中尋求其他閣員支持,向希特勒以和平協議的方式求和,以求最小傷害。邱吉爾於是腹背受敵,對外需要指揮作戰,對內需要在議會中大聲捍衛自己的理念、秉除異己。

去年上映、由諾蘭執導的戰爭片《敦克爾克大行動》的鏡頭與第一線參戰的弟兄站在一塊,拍出戰線上生死未卜的壓迫感,而《最黑暗的時刻》,萊特將攝影機放在英吉利海峽對岸,邱吉爾的身影在作戰指揮中心穿梭,觀眾的心情也跟著他的身軀,在複雜的地下碉堡的走廊打轉。

 

戰爭時刻,分秒必爭,沒有任何猶豫的時間,在這歐洲就快全面淪陷的危急時刻,邱吉爾不是用肉身保衛國家,而是憑著口若懸河的辯才,帶給人民愛與勇氣,在國民心中種下希望的種子,全民挺身而出,才能讓之後營救敦克爾克士兵的「發電機計劃」完美成功。

作為歷史片,我們都知道故事發展到最後,英國將獲得勝利,邱吉爾的事蹟將被歌頌。二戰後,英國人民更開始追求社會正義、致力於打造平等安全的環境,英國人共享戰爭的勝利與戰爭苦難的心理,全國上下一心為戰後重建國家努力,自此人民與朝野政府超越意識形態的衝突,凡事以全民福祉為優先。

 

以邱吉爾的三次重大演講作為主軸《最黑暗的時刻》,這些演講影響的不僅是戰爭當下的人民,更建構出爾後備受傳頌的政治神話。不過當然,也有可能一切只是時勢造英雄,在那個時間與空間,誰的上任都會成為邱吉爾,但我們也無法想像,如果沒有電影中的那個邱吉爾,現在的歐洲、現在的世界政治版圖,會是什麼樣子?

點我進地下電影臉書粉絲頁

arrow
arrow

    地下電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