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愛天堂》開場利用手持攝影拉開序幕,且流暢的運用了一鏡到底,甚至使畫面中角色認知到鏡頭的存在,技巧性的打破第四面牆,這樣純粹、自然未經調色呈現的畫面感,將觀眾更拉近故事中,甚至可以看作掌鏡人即是導演,即將說一段關於此『家庭』的故事,接著出現正片片名,才進入經調色過後產生出『電影感』的畫面,如此和序曲未修飾的『現實感』對比呈現,立即展現掌鏡多年的導演功力,饒富意味。

進入正片後,《烈愛天堂》謹遵傳統三幕劇的方式,敘事結構上以『家庭』、『正義』、『大海』工整明瞭的三段章節做『起、承、轉、合』,始於一場蓄意爆炸,過程在法庭的攻防戰上逐步掀起高潮,最後結束於私刑報復下的憤怒。巧妙的是,編導在影片中不著痕跡將角色的個人恩怨,拉到探討國家民族主義的高度上,僅利用幾句對白和角色背景就自然將『新納粹』的政治面牽引出來,其中『土耳其』身為『德國』最大的外來移民,在社會中所受到的『排外』事件自然曾出不窮,身為土耳其裔德國新移民的導演法提阿金,透過片中來自土耳其男性角色努瑞的死亡,所投射的情緒自然不言而喻,再來從極右派『金色黎明』組織牽引出『希臘』與『德國』間法西斯主義的關聯,格局頓時從個人小仇小愛的糾結,轉化成國家間的種族議題,令觀眾直視並同時思考此等社會議題,編導功力令人激賞。

而編導三段章節式的呈現皆各有千秋,雖說『家庭』篇節奏上有些冗長,但鋪陳上卻是必要,進入『正義』篇後,俐落、明快的剪接消弭了前段節奏的缺失,且一顆俯瞰鏡頭凝視著女主角,留下無所畏懼對抗邪惡的女性身影,震撼且到位,甚至對白編寫上都再再觸動人心,雖說灑狗血了點,但抓住每個觀眾的情緒起伏,終篇『大海』的結局則不留曖昧空間,在看似象徵放下且事情結束的月經來臨後,回馬槍給了所有人一記當頭棒喝,以私刑了結全片,強烈表達在第二段的法律程序無法伸張『正義』時,象徵包容一切的『大海』也阻止不了私刑的爆發,其中導演滿瀉一地的悲憤、無力、懷著報復快感的複雜情緒直搗人心,重重打向銀幕前的你我。

全片則以『日本武士』刺青貫串頭尾,在女主角刺青完成之後,不成功便成仁,暗示了片尾的走向,且在最後以字卡說出:『在2000-2007年間,爆炸案層出不窮,而一名德國新納粹組織成員殺了數名民眾,這些受害者之所以被殺害,僅是因為他們是外來移民。』,直截了當的告訴觀眾,為什麼努瑞會遭到蓄意謀殺,不是因為毒品買賣、不是因為涉及黑幫,僅是因為受害者是德國的『外族』,片尾再次提醒觀眾種族議題的嚴重性,給了全片如飲烈酒後勁般的震撼答案。

綜觀全片要能引人入勝,除了好劇本之外,坎城新科影后黛安克魯格精湛的演出更功不可沒,情緒上從剛開始失去至親的悲傷、中段對於罪犯的憤怒、終章隱藏在平靜下的洶湧報復,詮釋的皆相當到位,每一顆特寫鏡頭情緒皆立體飽滿,在一部幾乎是以黛安克魯格撐起大半演技的片中,獲坎城影后一點也不僥倖。

二戰後至今,德國對於納粹的罪惡一向勇於承擔,從法律制度、基層教育、廣設猶太紀念碑、各式電影作品等等來看,『轉型正義』的確做得不留餘力,對於此『原罪』,法提阿金這次明顯聚焦在種族議題上,鏗鏘有力的拋出德國社會中納粹留下的歪曲思想,喚醒大眾對於此議題的注意,而在法庭的攻防戰、主角報復與否的抉擇上張力盡顯,緊抓人心,使觀眾跟著主角呼吸、同悲同仇,一部電影同時兼顧了社會責任,且娛樂性十足,《烈愛天堂》在商業與藝術上的精準拿捏平衡,的確是上等佳作。

arrow
arrow

    地下電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