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是1983年,位於義大利北部不知名的小鎮,一個來自美國異鄉,身形高大且外表俊美,舉手投足皆充滿自信與熱情的寄宿生;一個是標準的義大利小鎮男孩,無論對生命、感情皆在啟蒙之際,兩位男性為彼此的生命撞出一道火花,一道愛情的火花,它不是革命的烈火,而是嚐到愛情喜悅竄出的火苗,雖然轉瞬即逝,但這年的火痕仍無法抹滅。描述他們那年夏天的愛情故事,是《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以你的名字呼緩我》將焦點明確放在每個人都會有的戀愛經驗,從開場片中兩位男性開始第一眼,陌生雙方對彼此「暗戀」的悸動,接下來一再試探彼此感覺,而產生「曖昧」的焦慮、再來是確定心意後「熱戀」的美好,最後是「失戀」苦痛的療傷,這些過程是大家都體驗過的,在愛情如此大的命題下,無分異性或同性,片中傳遞出的主旨才如此通俗且觸動每個人心,而此片雖以男同志為題材,但抹去了一般大家對於這類片會感受到的強烈壓迫,淡化了同志在社會大環境下的不被認同,將故事回歸愛情本質,令人感受到愛情的所有,以戀人彼此的名字寫下一篇動人故事。
但就算淡化了同志電影會有的種種衝突,此片對同志的壓迫還是隱約存在,這裡無意替任何族群貼標籤,但在義大利導演盧卡格達戈尼諾的鏡頭下,由艾米漢默飾演的奧利佛,在試探階段只能隱晦地以按摩放鬆筋骨,去接觸由堤摩西柴勒梅德飾演的艾里歐,導演同時放進了奧利佛和其他女生發展的過程,皆是外放且大膽的,由在舞池裡的熱舞即可明白,異性與同性的差異立刻顯現,而故事進行到熱戀階段時,兩人也只能相約午夜,即便是純愛,一旦披上同志的外衣,仍要接受社會環境的不友善,只是導演刻意的以影像隱晦表達罷了,但也正因如此,當奧利佛和艾里歐確定彼此時,才使這段愛情顯得更彌足珍貴,《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也才能深植於你我。
此外,在力與美的形塑上,導演利用古希臘的雕刻和投影照片來呈現,生長於哲學之家的艾里歐自然承襲了這種古典美,無論音樂、思想等皆有一定水準,至於愛情的啟蒙則是來自於奧利佛,而對於奧立佛來說,艾里歐則讓他做了一場遙不可及的美夢,這夢回到美國後,便不得不在家庭壓力下醒來,不得不符合性別期許成婚,兩相對比起來,奧利佛的處境更令人難受,在義大利有著過分浪漫家庭的艾里歐讓人能樂觀看待他的未來。而本片最令我感到動容的便是片尾由麥可斯圖巴飾演的父親和艾里歐的談話,在最後這一席談話中,我們學會寬恕自己、學會與遺憾共處、學會與痛苦和解,並逐漸體會到成長的滋味。
片中的整體氛圍呈現著一股自然的野性美,導演、攝影、配樂、演員等的整體表現皆功不可沒,且編劇還是同志片經典《墨利斯的情人》的編劇詹姆士艾佛利,改編故事功力自然不在話下。另外特別提一下新星堤摩西柴勒梅德,簡直是塊渾然天成的璞玉,幾乎沒有表演痕跡,放在整個大自然的場域所散發的靈氣更是相得益彰,說是最大驚奇也不為過,雖然本次獎季在影帝寶座上有著蓋瑞歐德曼擋著,但誰不是對這位年僅22歲的美國演員未來寄與厚望呢?
最後,同樣都是男男同志電影,《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在格局上比《愛情的模樣》更大,比《春光乍洩》充滿的遺憾更溫柔許多,比《摯愛無盡》的壓抑更寬容幾分,比《斷背山》的複雜來的更為單純,所以,就算最後看著艾里歐那斗大的淚珠映在火爐前烙下深刻的痛楚,但能如此愛過一回,或許奧利佛與艾里歐的純情愛戀仍是我們每個人都嚮往的吧。
留言列表